他们在管道的这头日夜守卫

近日,一首名为《管道兵版沙漠骆驼》的MV火了。视频讲述的是,武警宁夏总队中卫支队执勤二中队官兵们,与大山为伴、与黄河为邻,甘于寂寞、乐于奉献,常年守卫西气东输管道的动人故事。

治沙记

上士杨松宇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:沙尘暴遮天蔽日,狂风顷刻间便将巨大的沙丘平移几十米,好几次将筹建营区的活动板房推倒。官兵们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扫掉床上的沙子,把营区里的沙子铲出去。

于是,官兵们在这里当起第一代“治沙愚公”。首任指导员雍东平专门请来治沙能手教授“麦草方格法”,在营区周围固定住流沙。第一批,他们把最耐旱、最易活的刺槐种下去,只成活了三分之一;第二批杨树种下去,只活了黄河边的一排;第三批旱柳和垂柳种下去,至今只活下了营院后方最大的一棵。

如何提高树木的成活率?毕业于宁夏大学农学院的现任中队长胡安定在一次暴雨过后,惊奇地发现,营区周围的树根都是横着长的,在整个山体上盘根错节,形成生命网格。他灵机一动,想到“石头蓄水法”,用黄河石把树根围起来,既固沙又保水。第二年,他又惊喜地看到,一些树根上竟然冒出许多小树苗。之后,他通过培育本土树、子母树,让这些经过干旱、高温、盐碱检验过的大树,育出新一代小苗,成活率达60%。

没有水,官兵们就用小车推、用脸盆端,一有时间就自发给树苗浇水;水土容易流失,就用换土、包膜、加麦草等各种方法试种,在这“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地方”,硬是种活了几千棵树。

如今,沙山上,刺槐、柳树、杨树、沙枣树等保护外围;营区里,草坪、刺柏、腊梅、龙爪槐等四季飘香;黄河边,枣园、葡萄园、果树等果实累累。

守山记

“管道通上海,哨位连北京。”官兵们看得最重的,是日夜守卫的勤务。

西气东输管道是国家的能源大动脉,尤其是裸露在黄河上游的518米这段,容不得半点闪失。

上等兵程浩到执勤点后,发现这里人迹罕至,感觉生活极其乏味。突然有一天,他发现2号哨对面“双狮山”上来了一只鹰,不时从哨位前翱翔掠过。他不由想到,守卫着这片大山,守卫着国家的西气东输管道,自己应该坚守士兵的信念,像鹰一样守在大山。于是,他给鹰取名叫“守山”,看着常常出没此处的它们,他觉得执勤没那么寂寞了。

以前,在来自江苏的下士杨庚宁看来,守着这根“烂管子”简直就是浪费人力物力,于是打算复员。当年底回家休假期间,他忽然发现家门口竟然有一个西气东输加气站,而家里使用的天然气,正是自己守卫的管道送来的。从那以后,他再没提过复员的事。

在这大漠孤烟、长河冷风、深山空寂的地方,官兵们用299块大石板,在沙漠里铺成“奋斗路”,不再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哨。中队连续14年执勤无事故,连续7年被武警宁夏总队评为“基层建设标兵中队”。